2025年4月22日上午1-2节,在汽车工程学院智能2402班的6-304教室,一场关于民族歌剧《沂蒙山》赏析的讲座在此举行,本次讲座由公共课部美育教研室主办,阮珍老师主讲。旨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这部极具影响力的民族歌剧,感受其蕴含的深厚情感与艺术魅力。
讲座伊始,一段精彩的视频片段拉开序幕,迅速将学生带入了《沂蒙山》所描绘的那个战火纷飞却又充满温情与大义的世界。这部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歌剧,以抗日战争时期的沂蒙山抗日根据地为背景,以大青山突围、渊子崖保卫战为创作素材,生动展现了军民同甘共苦、生死相依的感人故事,深刻诠释了“水乳交融、生死与共”的沂蒙精神 。



在剧情解读环节,老师介绍了主要人物:海棠、林生、夏荷、孙九龙等主要角色的命运起伏,大家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的年代,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苦难与抗争。
音乐是歌剧的灵魂,《沂蒙山》将山东民间音乐《沂蒙山小调》中的音乐元素巧妙吸纳到歌剧唱段中,并采用民族乐器竹笛、唢呐、琵琶、坠琴等伴奏,具有浓郁的山东地方特色。全剧40个唱段,每一段都饱含深情,如海棠与林生依依惜别时的《等着我,亲爱的人》,唱出了恋人之间的不舍与对家国的担当;孙九龙的《再看一眼亲人吧》,展现了他对亲人的眷恋和赴死的决绝,令人动容;海棠痛失爱子时的《苍天把眼睁一睁》,更是将一位母亲的悲痛与愤怒抒发得淋漓尽致。
在互动环节,同学们热情高涨,纷纷就歌剧中的音乐、剧情、人物塑造等问题展开交流,并一起学唱第二幕中的唱段《跟着队伍上战场》。一位同学分享了自己对剧中音乐的感受:“那些旋律一直在我脑海里回荡,尤其是《沂蒙山小调》的融入,让人感觉特别亲切,也更能体会到这部歌剧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。”
此次的讲座,让大家感受到歌剧《沂蒙山》不仅仅是一部艺术作品,更是一部生动的教材,它让我们铭记历史,感悟沂蒙精神的伟大力量。通过今天的讲座,激发学生们能够更加热爱民族歌剧,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 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