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背景下,我校美育音乐课堂积极探索创新,将传统器乐曲深度融入教学,为学生带来了别开生面的音乐盛宴,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成果。
在课堂上,教师带领学生认识中国民族乐器,如二胡、琵琶、笛子、洞箫、古琴、古筝等,并精心挑选了二胡独奏曲《二泉映月》、琵琶独奏曲《十面埋伏》、笛子独奏曲《牧民新歌》、古筝独奏曲《渔舟唱晚》、古琴曲《高山流水》《酒狂》等经典传统器乐曲作为教学素材。当《二泉映月》的旋律响起,学生们仿佛看到阿炳在街头拉琴,那深沉悲怆的曲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传统音乐蕴含的情感力量。在学习《十面埋伏》时,教师讲解琵琶的演奏技巧和乐曲背后的历史故事,使学生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激烈,宛如置身于楚汉相争的垓下之围。对于《牧民新歌》,教师不仅播放乐曲,还讲解了笛子的构造和吹奏方法,让学生在欢快的旋律中想象牧民在草原上的幸福生活,体会到民族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。而《渔舟唱晚》悠扬的古筝声描绘出夕阳下渔人悠然划船的美好画卷,使学生领略到传统文化中的宁静与和谐之美。
为了增强实践性,教师组织了多种课堂活动。通过分析作品的情绪、节奏、速度和旋律,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乐曲表达的情感和意境。学生们积极参与,并分享了自己对传统器乐曲的理解。
通过这样的实践性教学,学生们对传统器乐曲的兴趣明显提高。许多学生表示,他们不再觉得传统音乐遥不可及,而是能从中感受到丰富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内涵,增强了文化自信。这种在美育音乐课堂中融入传统器乐曲的教学,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,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,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。